玩具槍產業被稱為台灣製造業的「隱形巨人」,產品全球市占率超過50%。
玩具槍主要用於生存遊戲,在台灣也相當風行,但根據中華民國玩具槍協會日前完成問卷調查,「政府政策不支持」與「合法場地過少」卻是玩家認為最阻礙生存遊戲發展的因素,比例分別為42%與67%。
玩具槍產業的主力產品是以空氣為動力的低動能遊戲用槍,即俗稱的BB槍,相關產品則包括BB彈、附屬隨身配件、服裝與場地器材等,長年以來即是國內傳產中的外銷績優項目,估計每年外銷金額超過50億元。雖然偶而傳出業者製造外銷過程遭政府單位「關切」的事件,但仍未打擊業者推廣國際市場的企圖心。高品質產品配合海外參展、活動推廣等行銷,使台灣成為全球玩具槍生產重鎮。
國內生存遊戲發展甚早,約二十年前開始普及,玩家多使用日本進口的玩具槍,近來裝備則多由國產品取代,目前全台包括學校社團,大約有100多支槍隊,經常參與人口約3-5萬人。生存遊戲目前已發展出多種遊戲規則,例如野戰、城市巷戰、室內對戰與打靶競賽等,今年獲得亞運空氣槍附擊金牌的選手楊昆弼就是從BB槍玩出興趣來。
生存遊戲是結合智能與體力的運動,又符合全民國防的政策方向,加上MIT器材物美價廉選擇性多,理應有更蓬勃發展,但長期以來,玩家從事活動,仍常感覺受到壓抑。
十二月七至九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軍事戶外玩具槍展,吸引數千海外買家與國內生存遊戲玩家到訪。玩具槍協會也趁便在現場進行產業調查問卷。
在回收的924份問卷中,可以看出生存遊戲不但有強身健體的效果,也有相當帶動消費的潛能。玩家購買第一支玩具槍的價格,31%在2000元以下,41%在2000-6000元間,接近六成的人用於生存遊戲,當下持有玩具槍的數量隨著年齡成長,47%的人擁有4-10把以上的玩具槍,平均價格也提高到以3000-7000元為主流(48%)。
當被問到生存遊戲有何不足之處(本題可複選),67%受訪者認為「合法場地過少」,42.75%認為「政府不支持」,41.99%認為民眾觀念偏頗。顯然國內環境對生存遊戲並不友善,
中華民國玩具槍協會是由國內玩具槍及生存遊戲相關業者組成的團體,主要宗旨在推動產業與生存遊戲的正常發展,除每年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迷彩嘉年華活動外,也會透過各展演與槍隊活動進行推廣與玩具槍安全教育宣導。